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確診死亡者的接體火化安排及後續規劃---疫情下的殯葬

《如何說再見?》

死亡確診者過去都是在24小時內火化,迄今火化上千具,不少親人忍著痛失家人的悲痛,甚至因被居隔、見不到最後一面,心中抱著巨大遺憾,只能接受天人永隔的事實。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過去從沒要求確診死者需在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部分第5類法定傳染病規定在24小時內火化,但新型流感、新冠肺炎未限定24小時,「規定24小時內要通報,不是24小時內要火化」,外界好像一直都誤解。

然而,按照民國 108 年 06 月 19 日的傳染病防治法裡,第50條條文載明:死者家屬對於經確認染患第一類傳染病之屍體應於二十四小時內、染患第五類傳染病之屍體應於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期限內入殮並火化;其他傳染病致死之屍體,有特殊原因未能火化時,應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依規定深埋。


也因此,地方主管機關如台(新)北市殯葬管理處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規範該地殯葬公會所轄業者及殯葬禮儀從業人員,於接獲確診者死亡個案時,其殯儀館之大體冰存設備不予提供冰存服務。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50001&kw=%E5%82%B3%E6%9F%93%E7%97%85%E9%98%B2%E6%B2%BB&fbclid=IwAR10zZ4qZkRRsGALxdGd4ewZ7YXyCNVVHP6Acl9xU91EM5gBl36cUwMFtTk

疫情下的殯葬,沒有瞻仰遺容、人數受到限制、儀式未必能讓家屬及親友充份參與及達至釋懷;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都變得困難重重。

如何以人性化方式進行儀式,將遺憾轉化為祝福。

菩提林以實際所承攬的個案情況分享如下:

一,請家屬準備一套給逝者換穿的衣物,按實際的情況酌情給予換穿,希望能讓逝者走得有尊嚴,同時也可以安慰在世親人。

二,確認是否能取得死亡證明書,若無法取得,則由菩提林協助代為安排醫師,透過視訊方式問診後開立。

三,菩提林會安排透過視訊方式,讓家屬一一向往生者做最後的告別祝福。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關於菩提林,我為您祝福

 

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的過程

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的希望而來

死亡時同樣抱著似錦的前程而去

人生的目的 就是持續不斷的往前 也許中途有人休息停住 但他們並不會因此消失 而是持續的在身後為我們加油 即便有朝一日   我也駐足原地 希望愛我的你們 也能微笑往前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初終時該怎麼做

 當那一刻來臨時

不論如何準備,當摯愛的親人往生時,總是覺得千頭萬緒。

在很深的哀慟之下,家屬多半順從古老的習俗;

少數人雖有心對於亡者的後事,做得更有尊嚴,卻又不知從何著手。

然而多數的喪葬儀式,除了在表面排場熱鬧,看似榮耀亡者;

實際上並沒有給予亡者應有的尊嚴,也不能給予生者適當的安慰。

如果在臨終前,能夠找到專業諮詢,或者,有預立遺囑,當然會容易點。如果沒能事前準備,只要先掌握二個大原則:

服務流程 - 臨終關懷,真心陪伴

臨終關懷及對應





當有親人離世,總希望能好好送他最後一程。然而市面上殯儀服務選擇繁多,一般人亦未必有經驗處理這些事宜,或會手足無措。以下就為大家帶來一個簡單服務流程指南,列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 取得死亡文件

死亡可分為在醫院及自宅or非自然死亡兩類:

在醫院死亡透過護理站的書記協助處理主診醫生簽核並印有醫院關防的一份「死亡證明書」,如果是準備送往殯儀館,家屬攜同自己的身份證(須能證明與生者的親屬關係)及死亡證明文件前往殯儀館服務窗口,便於辦理殯葬設施租用及火葬或土葬的許可證。

非自然死亡:突然死亡、死因不明或意外死亡均屬於「非自然死亡」(例如中毒、暴力),通常建議通知住處轄區警員,經與管區說明後,若允許自行辦理則可至衛生所或委由禮儀公司取得死亡證明書;若轄區警員有異議,則會責呈檢察官會同法醫進行司法相驗。須等到檢察官簽發「批准屍體埋葬證明書」後,家屬方可辦理遺體火葬或土葬的事宜。

※通知本公司協助、陪伴 , 菩提林佛教禮儀 0800-24-8880

※是否回家         □醫院往生     □自宅往生

※葬別                □火葬            □土葬

※大體存放方式  □冷藏            □打桶停棺

※換穿衣物

※相片                □證件照         □生活照


助念  (親人初終時    助念該怎麼做

※助念處所         □醫院     □自宅     □租用場地

禮儀協調 - - - 以簡約‧惜福的佛教精神,完成莊嚴‧溫馨又祥和的佛化奠禮

 商談重點

每一個家庭都是獨立存在,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與需要,不同的宗教信仰與文化傳統,要花費的預算以及個人喜好,這些是影響儀式與服務的因素,都是需要與禮儀公司仔細的協調。依治喪流程的時間順序來說,和禮儀公司的商談有以下幾個項目: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我為你祝福 --- 治喪期間的正見及作法

為往生者修福須知 

雖然親人離開世間,是最令人悲慟的事,但家屬還有幫助往生者的機會,一般人死後不會立即轉生,而是處於一種稱為「中陰身」的狀態中,最多不超過四十九天,就會決定下一世的去處。在這段時間內,往生者非常渴望親人能發心為它做佛事,行善積福德,使他能投生到好地方,地藏經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是故四十九日內為亡者修福,利益最為殊勝,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家人應為其多做布施、印經、放生、供養三寶、濟貧等善事,以培植亡者往生之資糧,以及供花來生相貌莊嚴,供果來生衣食不缺等實際利益,迴向給往生者。並為往生者參加道場佛事法會消除業障,離苦得樂。

安心---來自專業及態度

何謂專業 何謂專業?專業即是:專精明白作業之真髓,亦即是一切行為動作之根基!因此,人類眾生從學習開始,一切之行為動作皆是由學習而得來,正是一步一腳一個印,每一步都是學習之過程,而在於過程之經歷中,累積了不同之資糧,來轉化成為己身之經驗。 因此,專業知識之形成,奠基於態度之呈現;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