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這樣想...】
堪忍尊者
寂天菩薩在《菩薩行論》中闡釋,如果問題是能解決的,就不需要為它煩惱,更沒有理由為它氣憤頹喪。如果問題是無法改變的,就更沒必要為它不快樂或不高興。也就是說,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沒有理由生氣或沮喪。
無論發生什麼事,總是思維著“這是好的,有利的情境。”舉例來說,在某人被毒蛇咬傷時,為去除毒素把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雖然很痛,但是卻有助益,因為這樣做可以保住生命,所以是有利無害的。根據西藏醫學的理論,當病毒發散出來時,通常表示病情有了進步。雖仍是病痛,但因病毒已由體內散發出來,不再駐留在體內日益滋長蔓延,因此被視為是好現象。把來自人或物的傷害視為困擾,有極大的缺失。反覆思維自己在這輩子所會遭遇過的問題,並思維視之為困難的結果。然後生起一種強烈的動機,下定決心“從現在起,無論我將面對什麼困難。我將會視它們為有利的。”
具有這種無畏、肯定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秉持這種堅強的念頭,試著訓練自己的心,直到能像經驗豐富的馴馬師一般一縱使漫不經心,也可毫不費力的駕馭馬兒,不論馬兒如何奔騰,也不會摔下或危害到自己的生命。馴馬師之所以能巧妙的駕馭,是因為他的身體可以隨馬兒奔騰的方式自然的回應。同樣的,無論遇到什麼淒慘的境況或障礙,應該立刻毫不費力的視它們為有利的。歡喜問題的念頭應該像喜歡霜淇淋或音樂的念頭般自然生想。就如酷愛音樂的人聽到音樂時,歡喜的念頭會自然地生起,不需考慮任何理由。
遇到逆境時,若能自動的將它視為好的,就能喜樂。即使面對批評、貧窮、困難、病痛、或死亡時,內心絲毫不受干擾,仍然喜樂常在;你將毫不費力、自然地明瞭困難的益處,而越能明瞭困難益處,就越能喜樂地經歷人生中的困難。經由訓練自心,且養成不把問題視為困難,那麼就算遇到身心上的大困難,也會變得容易忍受,並能安然渡過,問題變成喜樂的,如棉花般,輕盈且柔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